12月14日,由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歐洲智庫機構中歐美全球倡議聯合主辦的“中共二十大后的中國與世界”特別圓桌論壇以線上方式舉行。本次活動邀請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商務部研究院副院長張威,深入解讀了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意義,并結合政策細節和詳實數據有效回應了與會嘉賓關切。中國外文局副局長兼總編輯高岸明出席論壇并作開幕致辭。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院長于運全作閉幕總結。來自亞洲、歐洲、美洲的近40位國際商界精英、企業CEO出席,與專家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對外開放、綠色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及安全與國際事務等議題等進行研討交流。
論壇嘉賓
高岸明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中共二十大在中國發展關鍵時期和國際形勢劇變的重要時刻召開,激起全球廣泛回響,為破解全球治理赤字提供中國方案,為豐富人類現代化路徑貢獻中國智慧,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中共二十大深刻把握世界大勢和時代潮流,宣示中國在變局、亂局中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政策主張和堅定決心,為共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注入強大信心和力量。中國外文局愿繼續與各國各界有識之士一道,加強交流合作,分享中國治國理政經驗,開展文明交流對話,為推動世界各國人民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貢獻力量。
朱光耀表示,中共二十大提出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兩步走戰略安排,使中國的發展方向更加清晰,能夠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時,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集中力量發展經濟作為首要目標和任務,也將對其他國家的發展產生帶動作用,有利于促進世界和平發展、改善全球治理。二十大報告宣示中國將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這不僅會繼續體現在貿易、投資等傳統領域,也意味著中國將大力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全球發展秩序。應對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等全球性挑戰需要各國加強協調合作,他呼吁各方與中國一道維護世界發展秩序,反對破壞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穩定的行為。
陳文玲認為,中共二十大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味著中國將繼續成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的火車頭和穩定器,因為中國始終從全球和平發展、可持續發展、共享發展的角度來謀劃自己的事。中國式現代化向世界展示了通過全體人民的努力實現發展繁榮、最終走向現代化的新路徑,證明了發展中國家和貧困國家走不同于西方的現代化道路,也能夠獲得快速發展。中國持續快速發展積累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并且在市場規模、創新驅動、綠色轉型和數字經濟等方面都享有巨大紅利,因此外部遏制、打壓、圍堵都無法阻擋中國式現代化的前進步伐。
張威認為,中共二十大對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做了很多與時俱進的新部署和新安排,反映出中國的開放模式正在向制度性開放方向轉變,能夠創造更加穩定、更可預期的發展環境,有利于更多主體共享中國發展紅利。二十大后中國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將是主動性更強、系統性更強的開放,擁有更先進、前沿的開放理念、規則和模式,更好統籌擴大對外開放與維護國家安全。
中歐美全球倡議發起人高大偉主持論壇,他表示,中共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及世界都具有重要意義。報告著眼長期,制定了未來三十年的愿景。報告中“中國式現代化”的表述說明,中國正帶著清醒的意識在自己的現代化道路上不斷發展轉型。報告還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這體現出中國是以世界眼光在關注人類前途命運,是在從全世界、全人類整體利益的角度思考問題。他認為,國際社會應對報告內容本身進行研究與思考,而不應關注毫無根據的恐懼和謠言。
于運全在閉幕總結中指出,此次論壇既讓我們從理論上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也鼓舞著中外各界人士通過良性互動來共同參與和見證中國式現代化,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將與中歐美全球倡議繼續共同致力于搭建有建設性意義、理性務實的討論平臺。
與會專家及國際商界人士感謝主辦方提供的高端專業對話平臺,認為中共二十大為世界各國攜手應對挑戰、共同發展注入力量。此次對話務實坦誠,深化了與會者對中共二十大的世界意義和中國內外政策穩定性與連續性的認識,增進了對中國共產黨及其治國理政理念和經驗的理解,提升了中國將不斷以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的信心。與會嘉賓期待對話活動常態化機制化開展,更好地發揮增信釋疑的作用。
本次圓桌論壇是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攜手中歐美全球倡議共同推出的中歐美智庫合作系列論壇之一,旨在通過專家的專業視角,科學、理性、專業地闡釋中共二十大釋放的政策信號。